close

對於少年兒童來說,合理營養的意義尤為重大。一旦錯過了這一重要時期,將會給少年兒童的身體發育和健康成長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當前中小學生飲食誤區的報告
                     策劃/主持    孫宏艷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小學生生活習慣研究課題組)
      營養伴隨著人的一生,是生命健康的物質基礎,而健康飲食是保證合理營養的唯一途徑。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合理營養的意義都不容忽視。少年兒童時期是人生發育的高峰期,這一時期攝入的營養除了維持機體新陳代謝以外,還得有適量的儲存以保證繼續生長發育的需求。一旦錯過了這一重要時期,將會給少年兒童的身體發育和健康成長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而營養良好的少年兒童,生長、發育和各種能力的提高都會更好一些。然而,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中小學生的健康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之所以產生這些問題,與孩子們的飲食習慣有著密切關係。為此,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國城市少年兒童生活習慣研究」課題組特別調查了城市少年兒童的飲食習慣,調查集中在長春、北京、上海、廣州、蘭州、成都六大城市,調查對像為8歲~13歲的兒童,即小學三至六年級、中學初一、初二的學生,同時還對他們的父母或其他長輩進行了調研,共獲得學生有效問卷2498份,學生家長有效問卷2471份。研究發現,中小學生在飲食方面存在下列四大誤區。
誤區一:零食中「垃圾食品」比例偏高                                     
     調查發現,95%城市中小學生吃零食,每天都吃零食的孩子占總人數的13.8%,其中,小學生每天都吃零食的有12.6%,中學生每天都吃零食的有16.1%。「從不吃零食」的僅為2.3%。在零食的選擇上,口味是決定大多數孩子選擇的首要因素,有74.5%的孩子認為零食首先要好吃,其次才是乾淨、衛生,有70.4%的孩子將乾淨衛生也作為選擇零食時考慮的因素。表面看這個數字不低,但實際上卻有73.6%的中小學生在路邊攤販那裡買羊肉串、麻辣燙、涼皮之類現做現賣的食品,這類食品的衛生狀況令人擔憂。這說明孩子們在選擇食物的時候還是把口味等放在了前面,衛生狀況並不特別考慮。調查發現,營養這一最該考慮的因素,卻成為購買零食的第三因素。此外,中小學生常吃的零食大多是水果,糖果或巧克力,麵包或餅乾,膨化食品,蛋糕、方便面及羊肉串等,選擇的比例分別是31.3%、30.4%和34.1%。這些零食中很多都是「垃圾食品」!
科學提示:
     世界衛生組織(WHO)公佈的全球十大垃圾食物有:油炸類食品;醃製類食品;加工類肉食品(肉乾、肉鬆、香腸等);餅乾類食品(不含低溫烘烤和全麥餅乾);汽水可樂類食品;方便類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罐頭類食品(包括魚肉類和水果類);話梅蜜餞類食品(果脯);冷凍甜品類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種雪糕);燒烤類食品。
給父母的建議:
     愛吃零食是孩子的天性,適當吃些零食對孩子是有益的,關鍵是要嚴把「質」、「量」關,選擇適合的零食,並要掌握合適的量:
     ⊙購買零食時讓孩子參與,給孩子介紹一些營養知識,選擇健康的零食,如水果、奶製品、豆製品和堅果類食品。
     ⊙控制孩子吃零食的量,以不影響正餐食慾為宜。
     ⊙合理指導安排孩子吃零食的時間。吃零食的時間易在兩餐之間,不要在接近正餐的時間吃,避免影響正餐食慾。一般來說,早餐相對簡單且量少,在上午10點左右可以讓孩子吃少量能量較高的零食,如低糖的餅乾、蛋糕等;下午放學後如果離晚飯還有較長時間,可以讓孩子先吃些水果;晚飯後過一段時間喝一杯牛奶,對孩子也非常有益。
    ⊙臨睡前不要吃零食。臨睡前吃零食會增加胃腸道負擔,不利於食物消化,也不利於睡眠。另外,如果睡前不注意刷牙,留在牙齒間的食物殘渣不利於牙齒健康,長期下去會引起齲齒。
    ⊙看電視時不要吃零食。邊看電視邊吃零食,在不知不覺中會吃下去許多零食。研究發現,看電視時間長的孩子容易得肥胖症,這與吃零食有一定的關係。
    ⊙父母要培養孩子喜歡那些自然的、原生的食品,學會品嚐並喜歡食物自身的味道。
    ⊙吃零食時要注意衛生,不乾淨的零食不要吃,尤其是吃那些直接手抓入口的零食,吃前一定要把手洗乾淨。
誤區二:八成以上中小學生鍾情「洋快餐」
     孩子們對洋快餐的喜愛程度遠遠超出了父母對洋快餐的喜歡程度。37.0%的中小學生承認自己非常喜歡吃洋快餐,48.2%的中小學生比較喜歡吃洋快餐,累計共有85.2%的中小學生喜歡洋快餐,不喜歡洋快餐的學生僅有11.1%。調查中還發現,43.6%的孩子每月都吃「洋快餐」,其中「每週都吃幾次」和「幾乎每天都吃」的有6.1%。節假日、慶祝生日、考試取得好成績、同學聚餐聚會,都是孩子們去吃洋快餐的理由,占三至四成。此外,年齡越小的孩子對洋快餐的喜愛程度越高,表示「非常喜歡洋快餐」的中學生有25.5%,小學生有43.0%。
      孩子們為什麼對洋快餐如此「鍾情」?調查發現,66.1%的中小學生認為洋快餐「好吃」,這是洋快餐最富吸引力的一點,小學生更看重餐廳送出的玩具和禮物,中學生更看重快餐的方便快捷。僅有13.3%認為營養價值高。可見,雖然很多人都知道洋快餐的營養成分並不合理,但還是對此鍾愛有加。
科學提示:
      很多父母並不喜歡吃洋快餐,調查發現,不太喜歡吃洋快餐的中小學生父母有49.0%,很不喜歡吃洋快餐的中小學生父母也有15.5%。儘管如此,現實生活中卻有很多為人父母者用洋快餐來獎勵孩子。節假日、孩子過生日或期末考了好成績,父母往往喜歡帶孩子去吃洋快餐,以此來慶祝或作為對孩子的獎勵。一位母親在接受訪談時說:「每到節假日或是孩子生日,我們就帶他去吃麥當勞,孩子吃得開心,我們也高興。"
給父母的建議:
     過多食用洋快餐不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和身心健康,但滿街越來越多的洋快餐店,對孩子們的確是巨大的誘惑。父母要教會孩子理性地對待洋快餐:
     ⊙父母要對洋快餐的營養缺陷及對身體健康可能造成的後果有清醒的認識,並且要經常向孩子介紹和宣傳常吃快餐對健康帶來的負面影響。
     ⊙限制洋快餐的食用頻率。可以讓孩子品嚐洋快餐,但不能將其作為日常膳食的一部分,不應經常吃、天天吃,更不能餐餐吃,一兩個月偶爾光顧一次足矣。
     ⊙注意食物品種的選擇。應選擇有蔬菜的品種,如蔬菜沙拉、粟米棒等,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素,不宜多吃含熱量高的薯條、蘋果派等油炸食品;應選擇牛奶、鮮果汁或蔬菜湯等有益健康的食品,盡量不選擇可樂等高糖飲料;
     ⊙選擇小份的食物。無論是漢堡包、薯條還是奶昔、可樂,份量越大表明熱量越多,脂肪、膽固醇和鈉含量也可能越多。點餐時,請選用小份的食物。父母也可以與孩子分享一份食物。只點一份薯條或一份漢堡包,與孩子分享,熱量減半,樂趣加倍!
     ⊙盡量不要在晚上食用洋快餐。中午吃過快餐後,晚飯就盡量少吃肉,而要多吃些蔬菜、水果,以保證一天的膳食平衡。
     ⊙別拿洋快餐獎勵孩子。不要把吃洋快餐當成是對孩子學習成績好或別的方面的成就的獎勵,以 免孩子對洋快餐產生渴求心理。
     ⊙孩子生病時不能去吃洋快餐。孩子在生病的時候往往很害怕去看醫生,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配合看病,就對孩子許諾看了病帶他去吃洋快餐。這種做法是很危險的,孩子生病後應盡量吃些清淡的食品,洋快餐中的油炸食品和冰鎮飲料,只會加重孩子的病情。
誤區三:早餐最容易被遺漏,情緒化進餐現象嚴重
     調查顯示,早餐最容易被忽視或遺漏。每天都吃早餐的有77%,其餘23%分別是多數時間吃(15%)、很少吃(7.3%)、從來不吃(0.6%)。調查還發現,隨著年級的升高,「很少吃」和「從來不吃」早餐的比例逐漸升高,小學生時這一比例是7.4%,到中學時達到了9.1%,而每天都吃早餐的比例卻在下降,由小學時的80.4%降到了70.3%。不吃早餐的結果通常會使孩子們精力難以集中,影響上午的學習效率。「沒有足夠的時間」、「不餓或不想吃」、「嫌麻煩不願意吃」、「覺得吃不吃無所謂」、「不喜歡早餐中的食物」、「省錢」等成為漏餐的理由。很多家庭也存在用餐無規律的現象,其中45.7%的家庭「家裡開飯時間不固定」,經常開飯時間不固定者為16.3%。久而久之,會使孩子食慾減退,消化液分泌失調,嚴重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此外,午餐湊合、晚餐過盛的問題也很突出。情緒化進餐對孩子影響也很大。調查顯示,6.2%的中小學生「經常」出現「看見食物就想吃」的情況,27.7%的中小學生「有時」會出現這種情況。有9.3%的中小學生「經常」在「情緒不好時,大吃一通或不吃東西」,14.7%的孩子「有時」會這麼做。這些情緒化的進餐往往會打亂一日三餐的正常秩序,並反過來助長了漏餐的惡習。
科學提示:
      漏餐不是小問題,它通常會影響學習效率,使精力難以集中,並加重疲勞感。更嚴重的是,漏餐還會使孩子錯失一部分營養,漏餐經常會導致兒童吃過多的零食,或者下一次用餐時過量。兩餐的間隔以4小時-6小時為宜。每天在相對固定的時間吃飯,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管的蠕動就會隨之形成規律。如果吃飯不按時,則會使消化液分泌失調,食慾減退,嚴重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久而久之易引起消化功能失調,導致消化系統的疾病。
給父母的建議:
      飲食健康是孩子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前提,而吃好早餐又是健康飲食的重要方面。在孩子吃早餐方面,父母要注意下面的事項:
     ⊙注意早餐食物營養組合的合理性。早餐應該包括穀類、蔬菜、水果、肉類和奶類4類食物。盡量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以防引起齲齒和肥胖。早餐要保證一定量的牛奶或奶製品,莫用含乳飲料來代替牛奶。不要空腹喝酸奶。
     ⊙父母要經常換早餐的花樣,干稀結合,葷素結合,粗細結合。不能圖方便天天給孩子吃油條、麻團等油炸食品。
     ⊙父母應該每天都與孩子一起吃早餐。對父母的調查發現,每天都吃早餐的父母為73.3%,多數時間吃早餐的父母比例為18.3%,很少吃早餐和從來不吃早餐的父母有8.4%。這說明孩子不吃早餐在一定程度上受父母的影響。
     ⊙如果孩子早餐前沒胃口,可讓孩子先活動10分鐘再吃飯。也可以讓孩子起床後喝一杯水或者果汁來刺激一下胃口。把早餐一點點端上來,而不要一下子把所有的東西都擺出來,可以從最清淡的(水果、酸奶)或者他喜歡的食物開始。
     ⊙保持有規律的作息時間,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作息習慣。晚餐要清淡,進餐時間不要太晚,以免孩子因為晚餐吃得過多導致早餐沒胃口。
     ⊙如果孩子早上實在什麼都不想吃,那麼你可以給他一杯飲料保證水分的補充,並且給他準備一份備用食品帶著,等晚些時候再吃。
誤區四:普遍進餐速度過快,忽略就餐氛圍
     隨著社會現代化進程的加劇,城市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不僅成年人忙忙碌碌,連孩子們吃飯也在趕時間。本次調查發現,中小學生們普遍進餐過快,尤其是早餐和午餐。20.3%的被調查者在5分鐘之內吃完早餐,有85.5%的少年兒童在15分鐘以內能夠吃完早餐;午餐也是速戰速決,18.3%的少年兒童在10分鐘之內吃完午飯,72.5%的少年兒童吃午餐所用的時間不超過20分鐘。只有晚餐可以稍微從容一些,但也有將47.1%的少年兒童在20分鐘內吃完晚飯,其中,5分鐘內吃完晚飯的為1.7%,6-10分鐘內吃完晚飯的為8.2%,11-15分鐘的為11.4%,16-20分鐘的為25.8%。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就餐速度越來越快,同時父母與孩子在一起吃飯的時間也越來越少。調查發現,一周內能夠每天都跟孩子一起吃晚飯的母親僅佔64.8%,有10.8%的母親一周跟孩子一起吃晚飯的次數少於4次。父親的情況更為嚴重,能夠每天都跟孩子一起吃晚飯的父親僅佔45.6%,有15.8%的父親跟孩子一起吃晚飯的次數少於4次。
     94.6%的中小學生非常喜歡在家吃飯,僅有5.4%的學生不喜歡。這些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在家吃飯呢?小學生認為吃飯時總挨批評是他們不喜歡在家吃飯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而對中學生來說,吃飯時父母管著不自由是他們逃避在家吃飯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有5.1%的小學生和6.9%的中學生經常在吃飯時被父母批評,16.7%的小學生和21.7%的中學生有時會被父母批評,35.0%的小學生和42.2%的中學生偶爾會被父母的批評,而從未在吃飯時挨過批評的小學生僅有43.2%,中學生更少,僅佔29.2%。
科學提示:
     少年兒童進餐時間每頓飯最好不要少於20分鐘。進餐過快,會使食物得不到充分咀嚼,不僅加重胃腸的消化負擔,降低食物營養消化吸收的比例,而且也無法激起孩子們對飲食的興趣。進餐過快,還容易導致飲食過量,造成肥胖。另外,父母在進餐時間批評和指責孩子,往往會使孩子精神緊張,已經興奮起來的消化腺也會受到抑制,使味覺神經系統的敏感度降低,消化液分泌大大減少,食慾降低,食物難以充分消化、吸收,造成消化不良,甚至會出現噁心、嘔吐等一系列消化功能紊亂的症狀。久而久之,很容易患上胃病或使原有的胃病加重。此外,父母的不良刺激還有可能在孩子身上形成不良條件反射,一到吃飯,孩子在飯桌上便如坐針氈,倍受壓抑和困擾,精神特別緊張,對吃飯產生習慣性的恐懼,久而久之,可能出現厭食,並有可能誘發孩子心理上的疾病。
給父母的建議:
     為了保證孩子的健康飲食,為了增加父母與子女的交流機會,為了增進親子情感,建議父母們注意下面的事項:
     ⊙ 盡可能全家一起吃飯,至少每天一次。
     ⊙ 如果您的家庭成員總是聚不齊,您可以固定某幾個晚上作為全家一起吃晚飯的時間。做好計劃,形成制度,這樣比較容易堅持下去。
     ⊙ 吃飯時不要看書或看電視,無論是孩子還是父母。
     ⊙ 吃飯時不要討論過於複雜或令人掃興的事情,不爭吵、辯論或抱怨。家長也不要指責孩子,大家可以講一些令人高興的事情,回憶一天中愉快的經歷,享受互相陪伴的感受。
     ⊙ 播放舒緩的音樂,舒緩的音樂有利於放鬆心情,創造溫馨的氛圍。
     ⊙ 細嚼慢咽,充分調動席間溫馨祥和的濃郁氛圍,以幫助消化。
     ⊙ 為了進餐時間科學,要教會孩子合理安排時間,尤其是早晨起床後要學會統籌安排,或者在晚上入睡前準備好第二天上學的物品,這樣可以爭取時間,使吃飯時間更充裕。晚飯時間要盡可能安排合理,不要讓孩子吃得太急太快。

相關鏈接:
什麼是「果汁飲料綜合症」

可樂、橙汁等飲料不能代替白開水。一個7歲的小男,從小就喜歡喝可樂、果汁等飲料,每到夏季更是飲料不離口,幾乎不喝白開水,結果經常出現腹瀉、嗜睡等症狀。到醫院檢查後被確診為「果汁尿」。據醫生介紹,每到夏天,到醫院就診的「小胖墩」明顯增多,其中有近九成的孩子平素愛喝果汁,其中不少尿糖偏高,除了輕度腹瀉、嗜睡等表現症狀外並沒其他不適,這種兒童新病就是「果汁尿」。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的研究人員對100名兒童調查發現,其中70%以飲料代替水。這些孩子常常表現為食慾不振,多動、脾氣乖張,身高、體重不足。這種情況被稱為「果汁飲料綜合症」。

早餐的比較實驗
      中山醫科大學醫學營養系曾對廣州兩所小學10歲左右的小學生做過早餐比較實驗。第一組小學生的早餐能量和營養素均符合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每日膳食營養素供給量,第二組小學生早餐與當前很多兒童早餐現狀差不多,能量、營養素均供給不足。這兩個小組在蛋白質等其它營養物質的攝取量方面是相似的。一周的早餐實驗後發現,兩組學生在數學運算、創造力和耐力的測試方面第一組學生的表現要好於第二組。

三種不科學的兒童早餐模式
      隨意型——食物大多是前一天的剩飯,有什麼吃什麼,數量和營養都不能保證需要。
唯蛋白質型——只有一杯牛奶或者一個煎雞蛋,很少甚至完全沒有糖類,吃這類早餐的兒童整個上午血糖都處於相對穩定的低水平,難以進行快速思維,長時記憶力也較差。
唯碳水化合物型——只吃很多饅頭、稀飯,但缺乏蛋白質,這類兒童剛開始血糖水平較高,思維活躍,精力充沛,但血糖水平迅速下降,造成思維和記憶能力的進行性下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i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